這道拱門是整個寺最豔麗之處,其它建築均撲實簡直,與山共融。
你可能見過這個稻草人了,但配上這層霧和若隱若現的廢屋,
可想到那齣電影來?
你可能見過這個稻草人了,但配上這層霧和若隱若現的廢屋,
可想到那齣電影來?
誤食會令中樞神經系統興奮,輕則口乾、吞嚥困難,
重則失控抽搐嘔吐,未熟果毒性最強,不比星爺的含笑半步釘弱。
挑鳳凰山半麓的地塘仔路上昂平,因為路鋪得好,路程也短,能靈活應付天氣變數;它與東涌路平行而上,沿途多條出山路,天要發怒都有路可逃;上到昂平有巴士的士吊車極速回城,亦是優勢之一。在東薈城名店倉裡的TASTE買好糧餉就出發。
上次與benson到羅漢寺參拜才坐巴士。這次剛好是佛誕假期後的一天,人沒那麼多,一心想登山,於是由東涌站起步,經過東涌炮台小泰皇等地,再往上走就到石門甲村,羅漢寺就在山路入口旁,而這條山徑明顯是上寺拜訪的紀念品。沿斜路一直往南爬,經過一個小雨亭,不出50米就有一個小潭。它位於地塘仔石澗中游,藉小瀑布之力掘出一坑來,昔不算高而未能掘得更深,所以潭的水位離膝還遠,若果天氣好的話,必定是個歇腳野餐好地點 。
上次與benson到羅漢寺參拜才坐巴士。這次剛好是佛誕假期後的一天,人沒那麼多,一心想登山,於是由東涌站起步,經過東涌炮台小泰皇等地,再往上走就到石門甲村,羅漢寺就在山路入口旁,而這條山徑明顯是上寺拜訪的紀念品。沿斜路一直往南爬,經過一個小雨亭,不出50米就有一個小潭。它位於地塘仔石澗中游,藉小瀑布之力掘出一坑來,昔不算高而未能掘得更深,所以潭的水位離膝還遠,若果天氣好的話,必定是個歇腳野餐好地點 。
小潭向下望則一片翠綠,異常開揚。
一般通過村落的澗都會受污染,但這條澗相當清澈,
證明山上人相當尊重這條澗。
水吟橋之名起得相當恰當,一路過去水流淙淙之聲不絕。
已荒廢的精舍,前為僧人靜修之地。
一般通過村落的澗都會受污染,但這條澗相當清澈,
證明山上人相當尊重這條澗。
水吟橋之名起得相當恰當,一路過去水流淙淙之聲不絕。
今日登山的樂趣有二:在連接地塘仔郊遊徑的分叉點往西走,竟然陸續發現一楝楝與佛寺相關的樓房,它們依山而建,但山勢峭拔,難像羅漢寺般可以樁柱穩固整個建築群成梯級上,故要散分成5、6個獨立建築,比前者更隱於山林淡出紅塵。拾級而上先遇上僧侶宿舍,一直走到十方道場,才得知禪寺的雅號為寶蓮,在半世紀前,法號聖一(曾為寶蓮寺主持)的高僧在大嶼山各寺廟弘法,每每路經這條山徑時,都見一個苦行僧搬沙搭屋,幾年來大家都止於點頭之交,終高僧動凡心而問苦行之因由,得知那僧以個人之力建三十人用的道場,高僧一句我幫你,便將講道的經資捐出買建材,寶林禪寺就此建成,而該僧後得悟明法師之號。
已荒廢的精舍,前為僧人靜修之地。
蓮華臺的建築撲實無華。
入口雖小,但造型不凡,特別喜歡它的字體。
華嚴閣入口有片竹林,兩者之色非常襯。
入閣前要過橋,遊人入之倍感莊嚴。
大雄主殿在法航精舍之中,大閘營造出深嚴感覺。
寶林寶蓮,一字之差,兩者可有關係?據僧人說,這個道場有別其他寺廟,以宣揚禪宗為主,夏季安居誦經習教,冬則打七參禪;日誦《金剛經》,夜坐兩枝靜香。除年老外,修道者不分男女都要下田耕作甚至修路……啊,托他們的辛勞,我才可以走這條山路呢。寶林禪寺為保清修,只接待虔誠善信,我也不久留打擾,反正有雨雲作伴。對,雨雲,它就是另一個樂趣。這舊大雨雲像野小狗般,一直由羅漢寺尾隨,我稍為停下賞山喝水拍照,它就會趕上來,以黃豆般大顆花灑般密的雨山催我上路,得勢不饒人,尾段時追到我氣咳,要壓線衝過終段的牌坊,一切總算在掌握之中,起碼能完成整個上山路段,到終局也不致變落湯雞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